不打不罵不利誘,教會0-3歲寶寶及幼兒「可以」與「不可以」?寧寧老師。諮商心理師的育兒隨筆。
寧寧老師的課堂中
經常遇到爸爸媽媽會問
經常遇到爸爸媽媽會問
「老師,如何讓寶寶知道那個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呢?」
「老師,要怎麼樣才可以教會寶寶不可以做.....?」
「老師,要如何讓寶寶不要去做....」
首先,我都會跟家長澄清
「老師,要怎麼樣才可以教會寶寶不可以做.....?」
「老師,要如何讓寶寶不要去做....」
首先,我都會跟家長澄清
「寶寶做什麼?而你想阻止」
依據寶寶要做的那件事情
來看看寶寶的「心理發展需求」
例如,寶寶在餐桌上丟食物
內在需求就好複雜,「好好玩喔,我想測試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我的手臂好需要練習丟,我想看丟得準不準。」
「寶寶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是一個身心發展的需求」
家長要學會看見孩子的需求
才不會一昧的禁止
壓抑了孩子的基本發展及可能的天賦潛能
我也會問,那你們都怎麼處理
「我就跟他說不可以....」
「我們就是他做了又不聽話,就打手手....」
「我們就把東西都收起來.....」
然後我會回饋
「是不是你們這樣說,效果不好,寶寶還變本加厲」
無一不異口同聲的說「對!」
常常是一直跟寶寶說不可以
結果寶寶非但不聽,還越來越故意
就算打、罵,也沒有用
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算打、罵,也沒有用
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哎啊啊,面對寶寶的各種「不可以」
家長們真的焦慮又山窮水盡
寧寧老師的蜜亞醬
還是寶寶時期,也是好奇心好旺盛
也總是想到處探索
包括哪些危險的事物
寶寶不斷的在學習與探索
寶寶不斷的在學習與探索
我們不是「禁止」寶寶不可以
禁止寶寶,會限制了寶寶的發展
反而,是要「引導寶寶學習判斷哪些危險?哪些安全」
這是「判斷力」、「自律」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啟蒙
此外,家長還會沮喪的跟寧寧老師說
「怎麼都教不會....」
寧寧老師也要提醒大家
絕對不是寶寶教不會
而是要用寶寶可以理解的方法來引導
那麼,寧寧老師到底是用什麼方法
讓女兒蜜亞醬,越來越理解
那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最好不要做呢?
再談如何引導之前
我們要先了解此時期的寶寶發展狀態
在這個時期的寶寶,不管是他們在接收訊息或者跟外界溝通
因此,當我們說
了解了寶寶為什麼聽不懂「不可以...」的原因
就來聊聊,到底怎麼做呢?
0歲到1歲多之間的寶寶
正處於心理發展期的「感覺動作期」
一切都是靠著他們自身的感覺及肢體動作在與世界互動
這也是為什麼寶寶愛用嘴巴來品味周遭一切
在這個時期的寶寶,不管是他們在接收訊息或者跟外界溝通
都要符合「具體」和「明確」的條件
否則,不夠具體或抽象的訊息,寶寶根本不鳥
否則,不夠具體或抽象的訊息,寶寶根本不鳥
因此,當我們說
不可以碰插頭......
不可以吃電線.......
不可以開櫥櫃.......
寶寶所接收的是,不的後面的「具體行為」
「可以碰插頭......」
「可以吃電線......」
「可以開櫥櫃......」
然後就很高興的繼續去做那件我們覺得不可以做的事情
不可以吃電線.......
不可以開櫥櫃.......
寶寶所接收的是,不的後面的「具體行為」
「可以碰插頭......」
「可以吃電線......」
「可以開櫥櫃......」
然後就很高興的繼續去做那件我們覺得不可以做的事情
這也為什麼,越是說不可以,寶寶越會去做
因為感覺動作期,寶寶的一切就是具體的行動
「不」的意義,對寶寶來說,本身是抽象的
寶寶還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不」的意義,對寶寶來說,本身是抽象的
寶寶還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那他們是如何理解「不可以」呢?
是從每一次的練習行為中學習到的喔
也就是當我們告知「因果關係」時,寶寶從結果來判斷「不要做」
例如「不要玩插頭,因為會受傷」
寶寶先了解到「受傷」,為了避免受傷,人都是本能地趨避,而「選擇不去碰插頭」
寶寶會從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玩插頭導致受傷」,因此為了避免受傷,他的選擇是不碰,或者他的選擇會是去玩別的東西
了解了寶寶為什麼聽不懂「不可以...」的原因
就來聊聊,到底怎麼做呢?
要先提醒大家
在每一個教育的行為裡面
我們在引導寶寶時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態與口氣
至於要怎麼引導寶寶學習判斷「可以、不可以」?
讓寶寶透過圖像,尤其是男生
更明白,可以做什麼來取代不可以做什麼
以繪本的內容為例
不可以咬人,可以咬蘋果
不可以打媽媽,可以打鼓
不可以踢小狗,可以踢球
不可以推人,可以推鞦韆
不可以對別人吐口水,在漱口時可以吐口水
我也會增加一些生活中的情境
像是可以吃妳的奶嘴、你的咬咬巾、你的口水巾之類
可以打球、打枕頭
可以推門、推推車
.....等等的
其實,任何只要在安全基礎之下的事物
切記,不要打、不要罵、不利誘
因為寶寶是用「感覺」和「動作」在記憶
若打,他會記得打的動作
以後會打你、打其他小孩
若罵,他會記得被罵的情緒
以後只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做
而不是真的理解為何不能做
我舉個例子,
我們在引導寶寶時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態與口氣
寶寶是非常敏感於重要他人的情緒和態度
這是大腦的生存法則
即使我們已經克制了
但透過非語言訊息傳遞出來的負面情緒
寶寶仍能感受到,有些寶寶甚至會因而產生焦慮、害怕的情緒
會更加防衛與躁動
因此,鼓勵爸爸媽媽,在教養引導孩子時
也可以時常練習「自我覺察」
覺察我是用什麼樣的情緒與態度在面對眼前的事情
爸爸媽媽在面對焦慮教育孩子的時候
我們自己心裡面的狀態是什麼
我們自己心裡面的狀態是什麼
若我們自己也是生氣的也是焦躁的
其實也很難去看清楚
其實也很難去看清楚
現在面對的是什麼
因此建議爸爸媽媽,我們自己要先冷靜、平和
有冷靜的頭腦,才能「觀察」到寶寶怎麼了
他要什麼,順利解決寶寶哭鬧的問題
我們動怒的結果,往往過程已不復記憶
但情緒記憶卻深深刻畫在腦袋中
日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持續影響著孩子
盡量保持自己的心平氣和
並以用溫和堅定的語言簡短地向寶寶敘述,引導寶寶
至於要怎麼引導寶寶學習判斷「可以、不可以」?
寶寶的好奇心旺盛,喜歡探索
這些都是正常的發展過程
然而寶寶尚未發展出夠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
因此,爸爸媽媽需要用對方法來引導寶寶。
以下是引導步驟
首先
把不要、不可以的說法換成
「可以做什麼」
給寶寶具體的指令和選擇
例如
「不可以吃」,改成,「可以吃...」
這個部分在親子共讀時光時
「不可以吃」,改成,「可以吃...」
這個部分在親子共讀時光時
亦可以善用繪本,如「不要咬人」
讓寶寶透過圖像,尤其是男生
更明白,可以做什麼來取代不可以做什麼
以繪本的內容為例
不可以咬人,可以咬蘋果
不可以打媽媽,可以打鼓
不可以踢小狗,可以踢球
不可以推人,可以推鞦韆
不可以對別人吐口水,在漱口時可以吐口水
我也會增加一些生活中的情境
像是可以吃妳的奶嘴、你的咬咬巾、你的口水巾之類
可以打球、打枕頭
可以推門、推推車
.....等等的
再來
跟寶寶分享,為什麼不可以的原因
這是一定要做的
透過因果關係的理解,讓寶寶判斷選擇
也是是為了讓寶寶看到不可以背後可能的風險
而不是一昧禁止
例如,我會跟蜜亞醬分享,你摸插頭,電到會痛痛(手語)
有時候我也會加上「介紹插頭」
例如,插頭是我們安叉電器的電源頭,會連結電源,讓我們可以方便使用電器,你看電風扇插電就可以轉喔
主要是讓寶寶增加認知學習,認識環境,未來大腦有更多判斷的依據
這個說明理由的過程
一開始會讓許多家長感到挫折
因為你會發現,寶寶好像聽不懂耶
老實說,無法判斷寶寶是聽得懂還是聽不懂
但是大腦是很神奇的,你的分享
會在日後的某一天,在寶寶的大腦中醞釀發酵出來
然後你就知道,他懂了
從不懂的樣子,到他懂了的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寶寶的理解力、判斷力、學習力的增進
這個成長過程,會讓我們的心充滿感動
接著,要帶著寶寶一起去做「可以做」的事情
讓寶寶更直接的學習「可以做什麼」
最後,當寶寶做到我們指令
願意按照我們的引導做
選擇我們給予的方法
請大方給予肯定和鼓勵
例如,寶貝你好棒,你知道不可以玩插頭,謝謝你的合作
來加強寶寶的正向經驗連結
未來也會更願意遵從爸爸媽媽的提醒
我不是一個什麼都會禁止寶寶探索的媽媽
禁止,會讓寶寶的反抗力更強
我就遇過,經常禁止寶寶做什麼的媽媽
結果他的寶寶長大之後的反抗期非常久
讓她心力交瘁,懷疑自己
禁止,會讓寶寶的反抗力更強
我就遇過,經常禁止寶寶做什麼的媽媽
結果他的寶寶長大之後的反抗期非常久
讓她心力交瘁,懷疑自己
其實,任何只要在安全基礎之下的事物
都可以讓寶寶嘗試和探索
但一定要依照危險/安全的程度來引導他
之前蜜亞醬開始認識剪刀
也會想碰碰看摸摸看
自己拿來剪剪看
我一樣會讓她拿拿看
但是我一開始會在旁邊看著
跟她解釋刀的地方,手手如果不小心碰到的話
但是我一開始會在旁邊看著
跟她解釋刀的地方,手手如果不小心碰到的話
會流血受傷,會痛痛(手語)
我會示範給她看剪刀怎麼用
如果她想用用看
我也會給他用
但我一定全程在旁邊看著
我會示範給她看剪刀怎麼用
如果她想用用看
我也會給他用
但我一定全程在旁邊看著
同時,我也會教蜜亞醬
「東西要拿給媽媽」
「東西要拿給媽媽」
因此,大部分遇到她自己還不怎麼認識的東西
或是她自己判斷要拿給媽媽的時候
她就會拿給我
補充
從寶寶時期開始,就耐心的引導
在每一次的引導中
一定會發現
偶爾有效、偶爾無效
因為我們用成人式的語言在教育寶寶
寶寶的前額葉,掌管理性的功能尚未成熟
因此,寶寶是健忘的
所以,我們耐住性子,持續的引導
每一次的引導,都是一個記憶與學習
有一天寶寶一定能夠
在我們不用說
自己就能夠判斷
並做出「自我保護」及適當的行為
這些引導,可以持續到孩子更大
等到孩子理解力不斷持續增進
能夠舉一反三
在自律、自制的能力上,會更加優秀
這些引導,可以持續到孩子更大
等到孩子理解力不斷持續增進
能夠舉一反三
在自律、自制的能力上,會更加優秀
因為寶寶是用「感覺」和「動作」在記憶
若打,他會記得打的動作
以後會打你、打其他小孩
若罵,他會記得被罵的情緒
以後只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做
而不是真的理解為何不能做
前面有提到,為什麼特別是男生可以用圖像的思考呢?
因為男生的大腦對語言的聽覺理解相對女孩而言是比較弱的
回頭看看家裡面的神隊友,通常也要講好幾次,才有可能聽見嘛
透過圖像的引導例如繪本、影片等等的
男生的接受程度會比較高,也較容易理解
父母在引導上面也會比較順利
我舉個例子,
之前,有媽媽給男寶寶看蜜亞醬自己吸鼻涕的影片
結果媽媽的男寶寶自己就學會了,也願意吸鼻涕
媽媽開心又感動
圖/Pixabay
文/寧寧老師 諮商心理師
目前從事寶寶手語、寶寶瑜伽、親職諮商教育的工作
在生活中與女兒蜜亞醬一起實踐「同理心」
留言
張貼留言